《中國城市政商關系評價報告2021》
時間:2023-09-19 19:11,來源:白鯊在線
作者:聶輝華 韓冬臨 馬亮 張楠迪揚
摘要
本報告的目的是評價一個地區(qū)的政商關系,為此我們構建了中國城市政商關系健康指數評價體系。政商關系總指數包括兩個方面:親近指數和清白指數。每一個方面指數又包括一級指標、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。我們對所有指標進行正向化、標準化和正;幚恚罱K所有城市每個一級指標、方面指標和總指標的分值均位于0-100分。本報告涵蓋的292個城市包括直轄市、副省級市、省會城市和地級市,不包括自治州、盟、地區(qū)和縣級市。
從全國政商關系健康指數地圖來看,東南和南部沿海省份的城市政商關系健康指數整體上分值較高,而東北地區(qū)整體顏色偏淺,顯示該地區(qū)政商關系健康指數的分值較低。政商關系分布呈現“胡煥庸線”的特點。
我們根據政商關系健康指數排列了全國前20名城市的榜單。在全國各城市中,深圳的政商關系健康指數排名第一,并且深圳市連續(xù)兩年排名第一。前20名的其他城市分別為:廣州、上海、北京、東莞、武漢、青島、無錫、濟南、杭州、成都、珠海、天津、貴陽、中山、金華、廈門、威海、煙臺和西安。除了直轄市北京,前10名的城市幾乎都處于東南和南部沿海地區(qū)。與上一年的前20名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相比,政商關系在2021年基本保持了穩(wěn)定,城市之間的差距在縮小。
我們根據省內各市政商關系指數的平均分計算省份政商關系指數。上海在全國排名第一,北京第二,天津第三,浙江第四,山東第五。整體而言,直轄市排名高于普通省份,并且優(yōu)勢明顯。從各大區(qū)域來看,華東地區(qū)表現最優(yōu),其次為華南地區(qū),但是兩地差別不大,都明顯高于其他地區(qū)。
比較親近指數,排名前20名的城市包括:深圳、東莞、北京、廣州、上海、武漢、廈門、中山、南京、蘇州、濟南、珠海、四平、佛山、青島、拉薩、無錫、杭州、西安和天津。深圳的親近指數再次排名第1。
比較清白指數,排名前20名的城市包括:深圳、濰坊、煙臺、臨沂、威海、上海、東營、濱州、廣州、聊城、濟寧、金華、無錫、杭州、成都、貴陽、淄博、溫州、青島和棗莊。山東省入圍前20名的城市數量最多,與去年一樣。
我們提供了4個典型城市,它們近年來在政商關系和營商環(huán)境方面表現優(yōu)異。直轄市上海在“一網通辦”、“一窗通辦”改革的基礎上,探索發(fā)展“窗口事務官”、“無人自助審批”制度,賦予窗口和平臺更大的審批權力,切實為企業(yè)減負。中部城市武漢對標我國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典型城市、學習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典型范例,以涉企質量服務改革和法治化營商環(huán)境建設為主要抓手,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營商環(huán)境優(yōu)化道路。西部城市銀川推出的“一枚印章管數據”、“一件事一次辦”、政府服務好差評等改革措施已經在“放管服”改革中走在了前列,并被國務院列入2020年營商環(huán)境示范引領標桿城市。東北城市哈爾濱持續(xù)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開展了“辦事不求人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、“辦好一件事”等一系列改革。
我們在附錄中提供了全國292個城市的政商關系健康總指數、方面指數和一級指標分值。
【說明】2017、2018年的政商關系報告以數據年份命名,因此對應的數據年份就是2017、2018年。2020年開始,以報告擬發(fā)布的年份命名報告名稱,因此2020、2021和2022年分別對應的數據年份為2019、2020和2021年。這樣,全部年份都是連續(xù)的,實際數據年份從2017年到2021年,總共五年。
報告全文下載:
報告數據(excel格式)下載:
鳴謝
本報告得到聶輝華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《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促進營商環(huán)境持續(xù)優(yōu)化研究》(18JZD048)的資助,特此致謝。本報告屬于學術研究成果,不代表作者所在單位的觀點或立場。文責自負。歡迎社會各界關注和引用本報告。
本報告引用來源:聶輝華、韓冬臨、馬亮、張楠迪揚,2022,《中國城市政商關系評價報告2021》,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(fā)展與戰(zhàn)略研究院報告。